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银行业动态观察:兴业银行、华夏银行、中信银行聚焦

来源: 金透财经  2025-09-10 11:47:39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IMG_1044.jpeg

    金透财经 | 何圳  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


    银行信用卡业务正经历一场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深刻变革,股份制银行在其中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。

    2025年上半年,银行信用卡行业整体承压,多家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、交易规模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。在这场“挤泡沫式”的转型中,不同银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和转型策略。

    9家A股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,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逆势下降,华夏银行面临合规与盈利的双重挑战,中信银行则通过差异化服务寻找新增长点。

    行业整体承压,规模指标普遍收缩

    2025年上半年,信用卡行业整体经历转型阵痛。15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.56万亿元,相比年初减少1961.3亿元,下降2.52%。

    股份行中,除浙商银行、浦发银行外,其他7家出现不同程度收缩。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9244.89亿元,较年初减少2.46%,但仍远高于其他股份行。

    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降幅最大,达9.23%。中国银行信用卡贷款金额5224.99亿元,较年初减少13.88%,在银行中降幅最为显著。

    收入全线下降,光大跌幅超两成

    信用卡业务收入同样处于下行通道。光大银行、华夏银行、中信银行、招商银行等4家股份行披露了相关数据。

    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为136.60亿元,同比下降21.3%,成为“降幅最大”的银行,主要因交易金额下滑拖累手续费收入。

    中信银行、华夏银行降幅紧随其后,分别下降14.61%、12.91%。招商银行实现信用卡利息收入306.12亿元,同比下降4.96%;实现信用卡非利息收入104.71亿元,同比下降16.23%。

    不良率呈现分化,兴业逆势下降

    上半年,9家股份行信用卡不良情况出现分化现象,风险管控能力成为差异化竞争的“分水岭”。

    兴业银行信用卡的不良贷款率为3.28%,逾期率为5.57%,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.36个百分点和0.75个百分点。该行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.5%。

    中信银行信用卡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25.16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2.79亿元,不良率为2.73%,较上年末上升0.22个百分点。

    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为3.68%,较2024年末上升0.4个百分点,为9家股份行中最高。

    兴业银行:风控成效显著

    在兴业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,行长陈信健表示:“这几年,我行下大力气推动房地产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、信用卡的风险化解和业务转型”。

    兴业银行的风险管控策略是“控新降损”。一方面严控信用卡新增风险,规范营销展业模式,落实推广人员适任性管理,重构发卡审批流程。

    报告期内该行新发卡低风险分层客户占比同比提升2.09个百分点。另一方面,该行通过完善存量风险跟踪体系,引入第三方大数据,结合模型工具优化管控策略。

    华夏银行:合规盈利双承压

    华夏银行面临合规与盈利的双重挑战。2025年9月5日,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、票据、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,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,被处罚款8725万元,这是金融业年内最大罚单。

    业绩方面,今年上半年,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5.22亿元,同比下降5.86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.7亿元,同比下降7.95%,营收、净利双降。

    按地区划分,该行在粤港澳大湾区、中东部地区、东北地区营业利润分别为-3.3亿元、-1.12亿元、-4.6亿元,均为亏损状态。

    资产质量方面,上半年,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86.7亿元,比上年末增加7.56亿元,不良贷款率1.6%,仍处于上市股份行较高的水平。

    中信银行:差异化服务寻突破

    中信银行则通过差异化服务寻找新的增长点。2025年上半年,中信银行新发卡优质客群占比达55.48%,同比提升10.79个百分点。

    该行聚焦场景化高质量获客,锚定“渠道建设年”主题,强化优质生息资产投放,聚焦分期业务结构调优,重点经营头部优质客群。

    中信银行通过额度、定价等专项策略优化促动,提升优质客群价值转化。线上运营方面,中信银行的动卡空间App月活用户达1934.06万户,“精选团购”模块交易额同比增长45%。

    转型路径清晰,三大引擎驱动

    多家银行在“存量经营”中探索转型路径,三大方向的突破尤为显著,成为对冲规模压力的核心动力。

    优质客群经营成为“提效关键”。中信银行的新发卡优质客群占比达55.48%,同比提升10.79个百分点。

    场景分期成为“增长黑马”。浦发银行紧抓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,新能源车分期余额从2024年末的110.88亿元增至215.95亿元,增幅超95%。

    2025年上半年,兴业消金实现净利润8.68亿元,同比增长213.43%。。

    线上运营黏性持续增强。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月活用户达3708.52万户,通过“本地生活优惠”“积分抽奖”等活动,提升用户体验。

    未来展望:差异化竞争成主流

    信用卡专家董峥认为,银行信用卡经历了20年的扩张,市场早已饱和,再靠人工发卡比拼增量规模的性价比不高,而需要转向挖掘存量客户价值。

    差异化竞争将成为行业主流。未来信用卡的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:一个是满足高端客户需求,挖掘高端客户的价值,另一个则是满足基础客户刚性需求。

    高端客户的需求是多样的,不仅局限在消费领域,更要落脚在体验上。基础客户需求则较为简单,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支付和信贷便利。

    多家银行加速了信用卡客群与借记卡客群协同经营,构建综合金融服务生态,例如光大、广发等银行都推出了资产达标客户可以免信用卡刚性年费等措施。

    兴业银行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.5%,不良率下降0.36个百分点;华夏银行因业务管理不审慎被处8725万元罚款;中信银行则通过优质客群经营实现55.48%的新发卡优质客群占比。

    信用卡业务正在从“跑马圈地”的粗放发展阶段迈入专业精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。

    部分转型先行的银行已显现出逆周期韧性。未来,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服务,更精细的成本权益管控,以及扎实的风险管理能力,才能实现业务可持续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动态观察

      2025年05月14日17时02分
    • 谷澍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新一任会长

      2024年11月06日16时34分
    • 两大创新金融工具给银行业带来强大动力

      2024年10月25日08时50分
    • 银行业“双碳”行动样本:揭开南京银行绿色金融实践探索的路径

      2022年11月03日14时02分
    • 内蒙古银行业协会启动2025年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

      2025年06月04日17时17分
    • 从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看银行业风险管理

      2024年06月09日00时20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